残垢清理:
中和后必须打开一切的巡查孔,用人工清理锅内松动的残垢和沉渣打,以防水垢掉落后造成堵管。
清洗进程中的化学监测:
碱煮进程:每4小时(挨近结尾时每1小时)测定碱洗液中的pH值、总碱度和Po3-4 浓度。
酸洗进程:开始时每30分钟(酸洗中间阶段可每1小时)测定酸洗液中的酸浓度、Fe3+和Fe2+浓度,挨近结尾时,应缩短分析时刻。
中和退酸水冲洗进程:后阶段每15分钟测定出口水的pH值。
钝化进程:每3~4小时测定钝化液中的pH值和Po3- 4浓度。
上述项目的测定办法见附录7《清洗进程化学监测分析办法》
清洗质量检验要求
除垢率:
(1)清除以碳酸盐为主的水垢,除垢面积应到达原水垢覆盖面积的80×10-2以上。
(2)清洗硅酸盐或硫酸盐水垢,除垢面积应到达原水垢覆盖面积的60×10-2 以上。
如除垢率低于上述规则,或虽到达规则要求但锅炉主要受热面上仍覆盖有难以清理的水垢时,应在维持锅水碱度(alkalinity)到达水质标准上限值的条件下,将锅炉炉运行1个月左右再停炉,用人工清理掉落的垢渣和残垢。
3.7.2锅炉清洗表面应构成杰出的钝化保护膜,金属表面不现现二次浮锈,无点蚀。
3.7.3用腐蚀指示片测量的金属腐蚀速度的平均值应小于6g/(m2·h),且腐蚀总量不大于72g/m2。
3.7.4锅内一切的水冷壁管和对流管等都应畅流无阻。如清洗前已阻塞的管子,清洗后仍无法疏通畅流的,应由有资历的单位修补更换。